这个问题,提得很到位,一般人不会往这方面想。这个问题,甚至很多祖师大德解释《心经》时,也不会涉及到这个内容。前两天有给大家分享,玄奘大师的高足——窥基法师,他解释《心经》的时候,就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》里面,还真涉及、提到,并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前面经文是“十二因缘”,对应的是“独觉”,又叫“辟支佛”。后面经文则是“苦集灭道”,对应的是“声闻”。所以“契经说”(《法华经》里有讲):“为求声闻者,说应四谛法”,这“苦集灭道”四谛是为声闻弟子而说的。“又说:四谛唯有假名,自性空故。”
为什么先说“十二因缘”后说“苦集灭道”?他窥基法师认为,在“十二因缘”当中,皆有下面所说“苦集灭道”,因为于“缘起”(“十二缘起”)当中亦有修“谛观”(都会修“四谛”观),所以“缘起”以后方说“谛无”。所以说:“十二因缘”之后,才讲“苦集灭道”。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杭州东明寺
如果对业果的道理不明白,你就一定会造恶业,造恶业就一定会有苦。不明白这个盒子的结构、材料等等都没有关系,它不会给你苦。但我们自己不明白自己的业,身、口、意的业,那将来可能就很苦。什么叫业?你有没有弄清楚?业有三种,身体是胳膊腿,用拳头打人
华人佛教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@2020
技术问题联络电邮:cnbuddhist@hot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