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佛教有各宗各派,一个禅宗,就有「五家七派」之多,它是如何形成的?这些宗派的祖师,是否当初就有意要分宗立派呢?
佛教的宗派不能视为派系,因为当初并不是以人或立场上的分歧、对立而分宗立派,大多是由于教义、教理上的不同而分派。虽然理有不同,人,应该是和谐的,等于社会上的学问,有文学、医学、物理学等学科的分类,佛教也是如此,尤其禅门更容易分派。为什么呢?这些禅师都有独立的性格,所谓「青山我独行」,他也不计较什么人我,就是发展自己的个性。
他开悟了,就是「宇宙三千世界都在我心」,所以「一朝风月,万里晴空」,就他个人而言,「我就是佛,佛就是我」、「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」,他没有另外的想法,也不会想要成立什么派别、有什么作为,就是云水江湖,到处行脚。
许多禅门的老师都是特立独行,他不需要大的寺庙,也不需要很多徒众,一个人山林水边就能参禅,简单的一餐饭食,就能生活。虽然有的人陆沉众中、是开悟的尊者,但他所表现出来的,只是一个不露声色、平凡的人。
禅师们有时很低调,有时候意气风发,所以瞭解他们的人,慢慢会形成那个人特有的言行、特别的想法,于是各自的家风、派系,就这么形成了。
佛门宗派的流传,都不是由祖师自己来标榜或创造什么派别,而是到了第二代、第三代弟子,尊重他的哪一位师父、他有哪些独特的修行、禅法内容,弟子们依循这个法门去实践,就慢慢形成一个一个的派别。五家七派的第一代祖师,其实都不是自己有心要出来成宗立派,而是由后代的弟子所为。
禅宗与其他宗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,禅强调在当下开发般若智慧,禅的般若智慧是活泼泼的。与佛教的其他宗派相比较,禅宗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理论的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。这一特点决定了禅的传播特别注重师承,重视以心传心。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,迦叶尊者破颜
华人佛教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@2020
技术问题联络电邮:cnbuddhist@hot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