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公案 禅宗公案
华人佛教 >禅宗 > 禅宗公案 >

禅宗公案拈花一笑的解释

[禅宗公案]

能弘法师:禅宗公案拈花一笑的解释

  禅宗的第一个公案就是“拈花一笑”,大家都知道“拈花一笑”是禅宗的由来,我们这里再描述一下。

 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完《妙法莲华经》以后,把大梵天供养的一朵花拈起来示众。这时候佛没有说话,百万人天都不知道佛什么意思,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。迦叶尊者修头陀行,他持戒特别严谨,平时不说话、不微笑,是比较严肃的。但看到佛陀拈花,迦叶尊者突然咧开嘴微笑。

  世尊就说:“我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

  “正法眼藏”,就是正法眼、正法藏。“涅槃妙心”,就是本来解脱的不可思议的心。“实相无相”,见一切相即是非相,就是实相。“微妙法门”,就是不可思议的法门,也就是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”——我们的佛心。这个法门是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,因为绝对自性无相可得,不可用语言来称说、描绘,是言教以外的另外所传。佛陀说四十多年法,都是言教,大小乘、显密教都是用语言来阐述,而禅(微妙本心)却不是用语言来说的。

  那么,佛陀一拈花、迦叶一笑就传了。到底传了个什么?说传了个法,有个东西传了吗?没有看见。花并没有到迦叶尊者哪里去,还是在佛陀的手中;迦叶也只是一笑,也没见得了个什么东西。可是为什么他就得了禅?因为他悟入了,他明白了。

  那么这朵花和禅有什么关系?难道要拈花才叫禅,不拈花就不叫禅吗?或者拈别的就不行吗?大家想想,能不能拈一串念珠或者拈一个书签?应该也行,很多祖师开悟不一定是透过拈花而开悟的,历史上拈花开悟的好像只有迦叶尊者。别的祖师有看见桃花开而开悟的,或者听见公鸡叫开悟的,或者祖师一棍子下去开悟的,他们开悟的方式都不一定相同。

  为什么这里一拈花、那里一笑就成了?事实上这都是表面的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你真正悟入本心就知道了。不论拈花还是拈念珠,或者拈一片树叶,哪怕拈一双筷子,不论拿什么都一样,因为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多余的。

  但是,所有的语言文字、所有的行为动作,难道不是本心所显现的吗?所以本心在哪里?绝对的本心(真如本心)就在当下,我们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这个绝对本心。大家好好地体会,就知道为什么六祖一个没有文化的祖师,却能成为影响千古的祖师,而他所说的法,千古以来都启发无量的人也都得到觉悟
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空中大道场

分享到:
相关推荐 什么是《百丈清规》? 什么是《百丈清规》?

  《百丈清规》就是指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下三世徒百丈怀海(六祖慧能传南岳怀让,二传马祖道一,三传百丈怀海)制定的清规。因为怀海有“百丈禅师”之称,所以他制定的清规被称为《百丈清规》。《百丈清规》的“清规”有清净规约的意思,是禅宗的丛林制度。怀海所订的“丛

热门推荐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

[马祖道一: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] [禅宗公案大全] [“即心是佛”的参禅之道] [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?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]

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

[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] [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] [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] [马祖道一: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]

华人佛教网  Copy Rights Reserved @2020

技术问题联络电邮:cnbuddhist@hotmail.com